为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10月10日下午学院邀请了中国计量大学教授卢飒老师为我们做教学专题分享。本次讲座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罗平老师主持,全校3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卢飒老师一直从事高校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同时担任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应用型本科分室负责人,主持建设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在课程建设、教改教材等方面建树颇深。
卢老师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背景和建设现状,并以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在推动高校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案例库和教师培训,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浅-中-深”多层次逐步推进虚拟教研室的影响范围,真正惠及广大高校教师群体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卢飒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在前期线上精品课程基础上,借鉴虚拟教研室的优质资源,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拓展延伸,她表示未来数字教材、智慧图谱、数字人等领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学习。
最后卢飒老师鼓励在座青年教师,利用好虚拟教研室等教学资源,练好自身教学本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让教师回归教学的初心和热情。(自动化学院王霜撰稿)